校友年度人物丨他是被授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的大工人!
点击上方“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可订阅哦!
校友档案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教授。1991年—1995年本科就读于我校无线电技术专业。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IET会士,IEEE杰出讲师,IEEE车载技术学会理事,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660多篇论文,8本专著和28项授权专利,谷歌学术引用超过10000次。曾任Ad Hoc & Sensor Wireless Networks联合主编、IEEE VTS Mobile World Newsletter主编、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期刊编委、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期刊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期刊编委等。先后获2019年IEEE绿色通信与计算委员会年度最佳期刊论文、ICNC 2018最佳论文奖、VTC 2017 Spring唯一最佳论文奖、ICC 2014最佳论文奖、GLOBECOM 2012最佳论文奖等荣誉。多年来,一直和我校密切合作,为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
文丨刘晏如 王心穆 杨雅茹
编辑丨 孙 晨
于非将采访时间定在渥太华时间晚上10点,这是他完成一天的教学科研工作后,最安静的时间。尽管已是休息时间,视频那端的他仍身着正装,思维活跃,饶有兴致地为我们讲述他的人生故事。
科创地下室中的日与夜
于非与大工的缘分,似乎在儿时就注定了。
“小时候,父亲订阅了一本杂志,杂志名字跟我在大工的专业一模一样——《无线电》。”于非笑着说。从小喜欢研究收音机的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子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91年,少年于非从家乡秦皇岛出发来到大工,踏入了引领他走进无线电领域的第一片热土。
四年的大学时光,于非将最珍贵的记忆,留给了他和伙伴们共同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我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前身)。“第一教学馆附近有一个地下室,每次回母校,我都会去看看。”如今,鲜有人注意到那个被树丛遮蔽的,已经成为杂物间的地下室。这间被时光遗忘的地下室,正是30年前,于非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科技创新的主要“根据地”。“大学四年,是我真正沉下心,凭着兴趣做科研的时光”,作为中心主任的于非,在这间狭小的地下室里,开发出热销全国的教室授课扩音系统,设计出悬挂在主楼大厅的“大周小周”电子显示板,并用一台单片机快速完成了关于信道编码的毕业设计……
教室扩音系统是于非最引以为傲的发明。“过去的教室没有现在这么便利的话筒和音箱,几百人的大课,老师总会因为大声讲课把嗓子喊哑,着实让人心疼。”在20世纪90年代,扩音设备全靠进口,价格高达几万块一套,大工没有几个教室能装得起。
怎么办?自己研发!于非和同学们整日泡在地下室里,不到一年的时间,将一整套扩音系统从无到有的自主研发出来,功能和质量完全满足使用需求,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五分之一。很快,这套系统便被安装到校园里所有的大教室,授课效果显著提高。后来,大连本地的很多高校,甚至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都纷纷购买。
这个立足现实需求,又有兴趣提供动力加持的设计开发,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让这个整日在地下室中专心做研发的青年,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本科毕业后,于非先后奔赴北京和加拿大求学,一直致力于无线电通信专业研究。
彼时,他仿佛手握一把不断前行的命运之钥,层层打开通向真知和科学前沿的探索之门。
做引领未来的工程师
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让北美的移动通信业遭遇寒冬,还在攻读无线电通信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的于非还无法清晰地勾画未来,只是想走出去,去寻找那个能让自己为社会、为时代做点儿什么的地方。
当时,作为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巨头”的爱立信公司向于非抛出了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前往瑞典,加入了爱立信的顶级团队。在这里,于非作为协议栈部门的核心人员,从事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研发。与时间赛跑,已经成了他的习惯,“那段时间,我一直都是白天与团队开展研发工作,晚上挤时间撰写博士论文”。最终,他和团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2G/3G双模手机,掀起了一场移动通信的划时代革命。于非代表爱立信出席3G标准制定的国际会议,逐渐闯出自己的名堂。然而,他没有就此停下寻找的脚步。
2005年,于非在一家初创公司的邀请下,马不停蹄地前往加州圣地亚哥。根据公司的研发需求,他飞往法国、印度去购买协同栈软件,“这些公司的协同栈软件不仅价格高昂,而且不开源”。面对其他国家近乎无情的技术壁垒,于非憋得没办法,一咬牙,自告奋勇向公司申请,带领40人团队进行第三代/第四代无线蜂窝终端的协议栈开发。凭着那股拼劲儿和不服输的精神,于非将技术难题逐一化解。两年时间,团队成功开发出稳定完善的协议栈软件。
4年间,于非走过了亚洲、欧洲和北美,辗转各国尝试了不同公司的研发工作,纵使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业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领跑者,他依然无法放下对科学研究的热忱。2006年于非来到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开启了潜心治学的科研生涯。
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执教的14年,于非成就非凡。2021年6月14日,加拿大工程院(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CAE)院士称号授予仪式上,于非作为卡尔顿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的终身教授,因在移动系统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被授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称号。此外,于非以600多篇科研论文和28项专利,当选加拿大工程研究院的院士,并因在移动无线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分配领域的学术成就,被授予IEEE会士、IET会士,Web of Science 2019-2020年高被引研究者(1%),成为当今时代在无线电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家。
然而,相对于“科学家”这个称号,于非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工程师:“科学可以是对未来的探索,跟现实联系没有那么紧密,而工程师就要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于非一直将科研扎根于工程之中,他的研究版图从无线通信技术出发,向智能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应用领域逐渐拓宽。他习惯带着审视的目光,从未来的视角看待当下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通过对“未知问题”的预测和解决,引领着一次又一次科技创新和改革。
2014年,他发表论文《无线网络虚拟化:调查、研究问题和挑战》,率先提出了改进未来无线网络性能(也称为虚拟化)的新想法。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被采纳进无线网络领域新标准的制定,还被推广到消费市场,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2015年,在云计算并不流行的背景下,于非以网络安全及其保障为重要研究课题,最先指出了云计算技术中的安全问题。“随着关于信用卡信息泄漏和安全漏洞的新闻越来越多,我们预判到将数据共享到云端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安全问题。”这一次,于非提出的针对云计算技术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又一次引领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真正实现让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生活的初心。
不要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于非而言,最让他自豪的不是获得的荣誉和奖项,而是培养出了一批好学生,好老师。作为一位教育者,于非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中,除了日常专业课的讲授之外,他平时要培养20余名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校际访问和联合培养的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建立学术自信,是于非认为最重要的育人理念。他不赞同大众对于“苦”的宣扬,而倡导“渊深鱼自乐”的心态。“小时候,我特别认同‘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认定似乎经历了苦之后就会成功。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发现,没有兴趣支撑的科研之路,充满了枯燥、无聊与无奈,很难走得长远。”他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引领着学生共同寻找科研的兴趣,除了正式的组会,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敲开于非办公室的门,与他进行不定期的学术讨论和交流。在此过程中,于非会努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觉得这项研究很有意思,多给他鼓励,成功就不远了。”
在知识传授上,于非不愿照本宣科,而是擅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化解抽象复杂的专业知识。“如果你不能够把你做的研究跟一个几岁的小孩讲明白,那说明你自己并没有懂。”同样,在前沿研究中,于非会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思维”把艰深难题用浅显的方式处理:“任何一项研究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如果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类比,就能更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那么在这条潜心治学和教书育人之路上,于非甘愿做一棵树、化一朵云,培养出的学生享受科研的乐趣,在自身兴趣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上,以一颗真挚、纯粹的心,发挥着推动社会发展的希望之光。
最近,于非将目光聚焦在智能信息传递的探索——智能联网。“如今,互联网为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随之带来了信息爆炸、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所以在未来,人们亟需利用智能,在爆炸性的信息中实现科学合理地决策。”毋庸置疑,对智能联网进行科学论证和应用探究,充满了太多未知的困难与挑战,于非将对信息爆炸的忧虑转化为不断攻坚克难的动力,笃定地走上这条从无到有的探索之路。
编者按:本文信息(包括文字和图片)为平台原创,版权归大连理工大学校友工作处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使用本文信息请与我方取得联系授权,违者必究。联系方式:大连理工大学校友工作处 宋云波(0411-84706759)。
近期精彩内容:
内容来源:《校友通讯》2021秋季刊
编辑排版:韩宇晴
责任编辑:宋云波 孙晨